职业教育与预备役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当前位置 : 首页 >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与预备役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4-12-24 * 浏览 : 116
职业教育与预备役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作者:玉溪工业财贸学校 张延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018    更新时间:2009-9-18    文章属性:      ★★★★

职业教育与预备役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张延强
(玉溪工业财贸学校  云南  玉溪  653100)
 
【摘  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预备役相融合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路子,开展校军合作加强国防军事教育,实现校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办学特色,拓展职教功能,加强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居安思危固国防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职业教育  预备役  校军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确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确保军队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推进“校军合作”,加强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预备役相融合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路子,为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为预备役部队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急需加强国防军事教育
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充分说明了用兵打仗、战争和国防军事是事关国家生死存亡、民族利益、国家安危的大事。当前国际形势正在经历复杂、深刻变化,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增长,人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并不太平。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增加,南北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俗话说“止戈唯武”,纵观世界,既有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又有区域军事集团化,既有经济利益的共存、又有地缘政治的对抗,既有国泰民安的和平、又有硝烟弥漫的战争,既有川流不息的斡旋、又有铁甲滚滚的较量,只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才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最有力保证。保证国家领土安全与完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利益要求。职业院校要大力加强国防军事教育,开展国防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为构建平安校园,维护社会稳定,居安思危固国防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在职业院校加强国防军事教育的重要意义
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安全统一和稳定。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割,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军事力量。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师生国防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做好军事战争准备的需要,是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体制机制的需要,是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献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需要。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防军事意识,培养保卫祖国的强大后备军,是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把职业教育和预备役结合起来,深入持久地开展国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大力实施“三生教育”的生动实践,对提高学生国防军事意识、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稳定,关系到青少年能否成为祖国和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在学习科学文化技能知识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国防军事教育系列活动,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意义重大的事业。
三、对学校开展“校军合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更好走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扎实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我校2007年以来开展的“校军合作”模式,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已初见成效,其作用效果日益明显。2007年7月,以我校为主体的玉溪工业财贸职教集团与驻玉预备役某团进行“校军合作”,将该团修理所设在学校。2007年9月10日,预备役某团修理所正式挂牌成立,50名老师被授予军衔。将预备役修理所设在职业学校,依托职教集团雄厚的人才和技术资源,解决预备役部队的运输、工程、防化、枪械、汽修、火炮等装备修理业务中面临的困难,有效地解决了部队建设中装备技术保障难题。开展“校军合作”,一方面,预备役部队组建了一支技术力量强,人员相对稳定的装备保障队伍,他们平时能完成装备保障训练任务,战时成为装备保障突击队。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的军训工作拥有一支稳定的教官队伍,可随时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和国防知识教育。我们开展的“校军合作”培养模式,是实现校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军民融合的有效途径,为学校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及准军事化管理,以管理求质量、以质量求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校军合作”,实现了职业教育与预备役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坚强意志和顽强作风;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在讲台上,他们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在战场上,他们也是保家卫国的卫士;使学生更能适应企业的需要,他们不但具备军人令行禁止的严明纪律、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又具有知识和技能,是高素质的劳动者。
四、积极探索“校军合作”新路子,锻造一支军民融合式职教新军
我校在全省率先开展“校军合作”,是为了全面落实“从严治校”的管理思想,强化国防教育,加强军事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学校与预备役某团合作,将其修理所设在学校,由部队下达命令挑选50多名教师组建修理所,实行军队与学校双重管理体制。他们穿上军装是合格的战士,脱下军装是优秀的教师,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从修理所50多名教官辐射到全校10000多师生,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开展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在“校军合作”的实践中,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视操场为战场,视训练为战斗,努力锻造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训练有素;上得课堂、下得厂房,上得战场、下得操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智勇双全的职教新军和技能精兵。依托预备役某团和修理所,我校完成了2007级2700多名新生,2008级、2009级3600多名新生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全体老生军训复训任务;完成了2500多名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前的岗前模块培训军训任务。同时组建了一支220多名学生为主体的护校队,加强安全保卫巡逻工作,从国防军训教育到养成教育,从教师管理到学生自查自管,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形成了一套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人民政协报》、省市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我校开展“校军合作”的做法和经验。通过“校军合作”,探索一种新型培养模式、编写一本军训校本教材、锤炼一种顽强坚韧作风、锻造一支精干高效队伍。
五、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断提高修理所官兵的凝聚力战斗力
胡锦涛主席多次强调,要在全军大抓军事训练,努力营造浓厚的练兵氛围,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国防动员体系,完善军民结合、平战一体的工作格局。三年以来,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体要求,修理所积极贯彻我军新一代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严格按纲施训,狠抓成建制军事训练,加强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深化对新大纲的学习理解,开展军训教学法研究,狠抓战备训练和使命性课题演练,探索和规范训练方法路子;加强检查考核总结,及时发现解决按纲施训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筹措物资经费器材,抓好训练场地设施建设、营房设施建设、军训教材编写、教学课件制作、教学光碟收集;开展岗位练兵和比武竞赛活动,积极探索联合训练方法路子,研究解决部队建设中装备技术保障难题,不断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规定,改革学生军训内容与形式,在军事理论教学上,增加国家安全、维护稳定、反恐、防暴、防震、防空、消防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等教育科目。在军事技能训练上,开设自我防卫技能、自救互救、消防灭火、应对自然灾害、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技能训练等。2007年8月10—20日,修理所50名官兵举行了为期十天的入队训练。训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3天的精英团队拓展训练;第二阶段为7天的军事训练。2008年7月22—30日,开展了修理所成建制训练。训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单兵队列基本动作训练。修理所官兵在现役教官指导下,掌握了队列基本动作,同时还掌握了军训教学方法。二是非战争行动相关科目的训练。参训官兵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警棍盾牌操和军体拳的训练任务,并以扑灭森林火灾为背景,组织了野外拉练,检验修理所紧急动员、执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向先进兄弟单位学习。在训练期间,到通海步兵三营参观,学习兄弟连队的军训方法、作风纪律等好思想、好作风,增强了修理所官兵对部队的感性认识。
六、学习借鉴部队先进经验,全面加强修理所标准化正规化建设
在团党委和校党委的双重领导和关心下,预备役三团修理所于2007年9月10日正式挂牌成立。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近8万元做好“三室一库”建设即:办公室、会议室和战备物资库等营房设施建设,基本配齐了相关器械,承担了新生军训工作。自挂牌成立以来,修理所积极参与军民共建,与玉溪市武警支队、工兵团、红塔区消防大队等建立了共建合作关系。组织全体官兵前往江川舟桥团修理连、预备役二营机枪连、通海预备役三营、武警玉溪市支队教导队等地观摩见学,积极向预备役兄弟连队学习、向野战军学习、向武警部队学习。每年开展成建制训练,修理所全体官兵接受两次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作风纪律、开训动员、队列训练,实弹射击、拓展训练、野外拉练、军训汇演等多项工作。由于工作成效明显,修理所被团部表彰为2008年度先进连队。2009年的修理所成建制训练,在前两年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改革,推行按部编班管理体制,建立训练竞争激励机制。将财经部、基础部、工科一部、工科二部分别为一班、二班、三班、四班,每班设班长、副班长和政工员,把党团支部建在连队上,把党团小组建在班里面。同时,把单兵队列训练和知识竞赛、技能比武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对单兵队列训练设集体和个人一、二、三名,汽车野战抢修和二级维护保养设集体和个人一、二、三名,实弹射击设个人一、二、三名等措施,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建立竞争激励机制,调动全体官兵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下一步,修理所将以加强建设、拓展功能、构建平台、扩大影响为目标,创新训练模式,拓展军训内容,延长参训时间,扩大培训范围,采取编写国防军训教育校本教材,成立国防军事教育研究室,开辟国防教育网上阵地,设立国防教育实验班、军事类学生社团、学生助理教官、国防教育宣传周、军事活动日等,开办学生军校和少年军校等多项措施,切实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作风纪律、军体训练、教学渗透、社会实践、基地熏陶和角色训练,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制定的《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把国防军事教育和拓展训练、“三生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国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着力探索职业教育和预备役相融合培养技能人才的新型联合培养模式。
七、认真做好双拥工作,“稳军心、固长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多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充分发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认真落实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使优抚对象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每逢重大节日,特别是每年的“八一”建军节,修理所都代表学校到部队开展慰问活动,全面了解部队的建设情况,把支援部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配合武装部做好一年一度应征入伍学生的征兵工作。积极做好复退转军人的慰问工作,充分发挥复退转军人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做好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近年来安置了6名退伍士官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从退伍军人中挑选了24名同志担任专职班主任。每年“八一”建军节,我校都召开复退转军人座谈会暨修理所成建制训练汇报表演,开展建军节慰问活动,做好5名部队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真正做到拥军活动进军营、优属活动进家庭、校军合作进学校、国防观念进课堂、双拥意识进头脑,不断增强师生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营造了军民团结、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1]《玉溪工业财贸学校探索“校军共建”之路》《人民政协报》(2007年12月5日)杨妤
[2]《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
[3]《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
[4]《新一代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总参军训和兵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