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以来高考改革与最新全国各省新高考方案与对策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1977年以来高考改革与最新全国各省新高考方案与对策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9-03-08 * 浏览 : 110

      2015年是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的元年,在很多媒体的报道中,这一方案被誉为“最彻底、最全面”的一次考试科目和录取方式改革。

       其实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的41年间,这项世界规模最大的考试在很多方面都实行了改革,科目设置、考试内容、次数、招生体制和方式、技术环节———细数起来至少30余次,几乎每一年度的高考相关规定和制度,都与上一年度有所差异。

      这些改革,有些经受住了考验,至今仍在实行,如“3+X”及自主招生。有的则销声匿迹,如“文6理7”及曾风行一时的高中会考制度。

      通过对大大小小的高考改革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就发现,针对考试技术和细节方面的改革,如时间调整、网上录取、网上阅卷等,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并获得肯定。但一旦涉及到高考次数、科目、内容及招生等政策性的变革,往往就要历经反复。

恢复高考载入教育史的1977年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刊发了新华社稿件《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其中提出当年高考招生范围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具体要求是“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对于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以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这则消息让密切关注高考的人们雀跃不已。

       其实在此之前,恢复高考的消息就已经传出

       当年5月24日,邓小平发表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很多人将这次讲话看成对于恢复高考的暗示。8月8日,邓小平在科教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确定恢复高考。

     检索教育部网站上的教育50年大事记,恢复高考前后很多时间节点可以记入新中国教育史——

      6月29日至7月15日,第一次高校招生座谈会在太原举行,讨论参加高考的学生资格。

      8月4日,教育部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的情况报告》。

      8月13日至9月25日,第二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确定高考招生办法。

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招生工作的文件。

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从此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简称“高考”)。

1977年的冬天,中断了11年的高考重启。从11月28日到12月25日,这次高考的时间跨度长达一个月。

教育部网站数据显示,当年报考人数570万人,最终录取27万人,录取率为5%。

之后高考录取率开始上扬,1985年达到35%后开始小幅回落,1991年降至21%后开始继续增加,于1996年达到40%,接下来的1997年和1998年小幅下降,至1999年一下跃至56%。从1999年开始,高考的录取率始终在56%以上,在2012年和2013年录取率为75%。

      伴随着录取率的变化,高考逐渐成为我们身边的热点话题,每一次与高考有关的改革都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

科目改革“文6理7”到“3+X”

     历年中,针对高考科目的改革次数最多。

    1977年,分为文史和理工两类,文科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科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1981年,高考科目变为文科6门(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7门(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

1991年,湖南、海南、云南三省,在高中会考的基础上进行了高考改革实验,将原本的文科6门、理科7门改为“四组四门”:第一组是语文、政治、历史、外语,第二组是语文、数学、物理、外语,第三组是数学、化学、生物、外语,第四组是语文、数学、地理、外语。考生根据报考的专业参加有关科目的四门考试,但不得兼报两组。史称“三南方案”,但因过于强调学生个性,而且录取太过复杂,仅实施了一年。

1994年,原国家教委(1985年6月设立,1998年3月更名为教育部)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又推出了“高考3+2”科目改革,即文科“语数外+历史、政治”,理科“语数外+物理、化学”。

1997年,原国家教委决定,高考科目组开始试行“3+X”方案,并于1999年在广东率先试行。所谓“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X”指由高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

2000年,吉林、山西、江苏、浙江四省也开始施行“3+X”方案。2001年这一方案扩展到18个省、市、自治区。2002年,全国全面实行。

在改革之初,“X”有多种选择,但在实施过程中,大多数省份选择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

2004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进入实验,其后在多个省、市、自治区实行,包括吉林。

招生改革 从“定向”到“并轨”

       高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考试,二录取。38年来,高考招生制度也经历多次改变,从最初的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最终取消自费生,实行“并轨”。

1983年开始,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规定在中心部分或国防科工委体系所属的某些院校,按必定份额实施面向农村或农场、草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职业定向招生。

      1985年,原国家教委规定,高校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量国家计划外自费生,与国家计划招生并行,即称“双轨制”。

1987年的7月12日和8月12日,《人民日报》对上海高校招收自费生进行报道。7月12日的标题为《上海高等学校收费走读生教学情况的调查———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尝试》,其中总结改革经验时,将“实现办学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列入其中。一个月后的报道标题是《上海高校招生新热门 三千青年报考自费生》,“报考自费生的人,年龄可以放宽到30岁,但均须参加统一高考。”自费走读,不包分配,原则上要缴纳国家规定培养经费的三分之二以上。

“双轨制”首先被人们质疑公平性,因分数相差很大,很多人认为就是在“花钱买分”。

1994年,37所重点院校成为招生收费并轨制的试点,“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开始建立。

1996年,高校试行招生“并轨”,取消招收自费生,“自费生”逐渐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同时高校的学费开始增加。

2000年,师范类院校和专业也开始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彻底完成。

2007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重返校园。

从“保送生”到“自主招生”

       除了招生制度的改革,招生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是对全国“统考统招”制度的改革和探索。

       1984年,我国进行保送生试点改革。1985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校扩大试点。

       当年保送生制度主要针对的是,部分有特殊才能或特别优秀的学生,通过推荐、选拔和考察,免予参加高考,直接录取。其意义在于弥补统一招生考试分数一切的不足。

1986年8月1日,《人民日报》曾刊发新华社稿件,其中对一些学校片面追求考分的倾向进行了批判,同时对上海高教部门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做法进行了赞扬,“由中学保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免试进入大学学习;对在某一学科上智力超常的冒尖学生,由学校或知名人士推荐,招生单位组织专家小组对学生进行面试复核,择优录取”,这种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储朝晖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在保送过程中出现了“推良不推优”的倾向,“很多中学为了提高上名校的升学率,让那些真正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考取,而稍差一些的学生则通过保送进入大学。”

于是教育部在1999年规定,保送生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并从2001年起,将每年保送生规模从两万人压缩至5000人。

保送生制度之后,是高校自主招生制度。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北师大等22所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要求各高校进行自主考试与面试,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与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可以由学校决定录取,招生比例为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2004年,自主招生高校扩大到28所;2005年扩大到42所;2006年,扩大到53所,并且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

熊丙奇说,从2003年22所到2014年90多所学校尝试自主招生,实际上是希望能够给大学更多自主招生权,打破单一的分数标准,给一些有特长有个性的学生一个进入名校的路径。

“看起来不错,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熊丙奇认为,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应该是考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拿到多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以选择大学,“实际上呢,学生必须参加高考,自主招生只是获得相应的高考录取优惠加分,并没有摆脱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也没有调整好学校和学生的关系。”

命题改革 标准化考试到分省命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面引进了前苏联的五级计分法,标准化考试曾被冷落。1981年至1985年,教育部研究后,确定广东省开始进行标准化考试的试验。

经过广东省1985年至1988年的试验,原国家教委1989年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规划》。

所谓的标准化考试,是指根据统一、规范的标准,对考试的各个环节包括测试目的、命题、施测、评分、计分、分数解释等都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从而严格控制了误差的考试。

1990年的《人民日报》对当年开始广泛推行的标准化考试进行了报道,称“这是我国自隋唐以来,考试方法和阅卷手段的一个重大改革”。

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当时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主任杨学为,据其介绍,实行标准化考试的科目,试卷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选择题,答案写在另一张卡片上,另一部分是“主观题”,答案写在试卷上。选择题的答题卡由计算机扫描阅卷计分,主观题由阅卷人评分,两者相加,即是该科考试的成绩。当年的标准化考试,选择题所占分数,9科平均约50%。

在1985年同时进行的改革,还有对分省命题的尝试。上海市率先试行自主命题,至2002年,北京市也获得了语文、数学和外语的单独命题权。2004年,教育部扩大分省自主命题范围,天津、广东、重庆、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辽宁等9个省市开始分省命题探索。至2012年,全国共有16个省市试行自主命题,其余15个省区市采用国家统一命题。

除引入标准化考试和分省命题的尝试,这些年来,依托于现代科技的改革举措还有很多。如2002年,高校招生工作第一次全面实现网上录取,全国网上录取新生率达到了85%。2004年全国共有15个省区市实行计算机网上阅卷。

获赞改革 高考提前+春季高考

其实在历次高考改革中,这些与技术有关的改革,争议最少。而2001年取消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及2003年将考试时间提前至更为凉爽的6月,更是获得了一片赞扬。

2000年开始,春季高考先后在北京、上海、安徽、内蒙古试点,形成普通高校每年两次考试、两次招生的模式。但从2004年开始,内蒙古、安徽和北京先后取消,目前只有上海还在继续试行春季高考。

最新改革 一些举措以前出现过

       年实施的新高考改革方案,被很多媒体誉为“最彻底、最全面”的一次考试科目和录取方式改革。新华社在6月4日总结了一些新变化:高考加分项目瘦身、自主招生在统考后进行、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分类考试、18个省份使用统一命题试卷、高校校长亲自签发录取通知书、全面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根据教育部最新通报,今年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从去年的15个增加到18个。

    各省最新改革方案如下:


广东高考改革方案

广东新高考改革方案终于确定,不是“3+3”,而是是“3+1+2”!

重磅消息

广东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展示活动暨操作使用培训会议确定:广东省新高考模式:3+1+2模式


“3”完全确定:语文、数学、英语必考科目
“1”:物理、历史选择一门作为选考科目;
“2”: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


方案影响

广东新高考模式最终确定,由"3+3"的20种组合变为"3+1+2"的12种组合,组合减少,学生焦虑也会随之减少!



全国各省市新高考信息汇总


新高考改革从2014年上海、浙江开始试点,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省市于2017年启动,今年暑假过后,广东、福建、湖南、湖北、重庆、江苏、河北、辽宁等省市也将陆续加入改革。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是改革的目标,具体方法是:文理不分科、语数外+自主选科,录取原则是两依据、一参考。


上海高考改革方案

选科:3(语数外)+3(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选3)

分值:语数外满分为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等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高考总分为660分。


等级赋分:选考科目等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考总分时,由五等细化为A+、A、B+、B、B-、C+、C、C-、D+、D、E共11级,分别占5%、10%、10%、10%、10%、10%、10%、10%、10%、10%、5%。其中,A+为满分70分,E计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


语数外统一考试时间为6月份,其中英语分两次考试,另一次在1月,考生可以选择考一次或两次,选取较好一次的成绩计入总分。

所有选考科目的考试只有一次,考试时间分散在高中三年,随教随考随清。据有关信息,生物、地理两门可在高二下学期结束时,参加选考,其他选考科目安排在高三参加考试。

浙江高考改革方案


选科:3(语数外)+3(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选3),共有35种科目组合;


计分:语数外原始计分,选考科目等级赋分;

外语科目给学生两次考试机会;

每门选考科目给学生提供4次考试机会,从中可选择两次;选考时间由原来的高二改为高三


具体考试时间安排

11月第一次高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七门中选三门+英语第一次高考);

4月份第二次七门选三门参加高考;

6月份语数英高考(英语可以考第二次);

考生可以根据两次考试的成绩自行选择哪次的成绩作为自己的最终高考成绩。


江苏新高考方案


统考语数外,语文、数学各150分,外语120分;

理科物理、化学各120分,从生物、历史、地理、政治4科中选1科90分;

文科政治、历史各120分,从地理、物理、化学、生物4科中选1科90分;

总分750分。


山东高考改革方案


选科:3(语数外)+3(政史地理化生6选3);

分值:语数外150分/门,政史地理化生100分/门

计分方法:语数外按原始分,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总分;


合格考试与等级考试:


合格考试的考试时间不得早于高一下期末(估计大部分学校会安排在高一下期末或高二上期末),选考科目等级考试只能参加一次,安排在6月国家统一高考后。

辽宁高考改革方案


选科:3(语数外)+1(物理、历史任选1)+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任选2);


分值:语、数分值均为150分,英语、物理/历史分值120分,其他科目满分100;


计分方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卷面分即为原始分),其他科目按照赋分制(按排名位次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成绩;


合格性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等级性考试;外语听力两次考安排在高三上学期(同日进行)2024年起计入总分;按照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分别下招生计划,划控制线录取;


合格性考试一年两次,上下学期末进行。初试高一下(6月)进行不得超过4科。高二上、高二下、高三上均安排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安排在统一高考后进行;


首选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再选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12种选课组合

必选科目考试安排:


总结山东省高考录取方式

所有学科的合格性考试(多次机会,不得早于高一下期末,录取参考,不计入总分。)+三门选考科目的等级考试(一次机会,按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总分,满分共300分)+高考语数外三门(150*3=450分,除听力外,其余也是一次机会)



北京高考改革方案


此次,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将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公平公正的新高考招生模式。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1)考试科目

从2017年秋季起,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

(2)考试成绩分类

在评分方面,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在合计成绩方式上,合格性考试科目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等级性考试科目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 

(3)语数外仅设合格性考试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不参加语、数、外三门课的学业水平考试。

统一高考招生改革

(1)统考科目

本轮高考改革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考试科目调整和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模式的变化。从2020年起,北京市将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2)英语考试

从2018届考生起,英语听力分值保持30分不变,与统考笔试分离,实行机考,一年两次考试,安排在每年12月和次年3月进行,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2021年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总成绩分值不变。

(3)成绩构成

从2020年起,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选考每门科目满分100分,高考总分满分值仍为750分。

(4)考生如何确定选考科目

《实施方案》指出,高等院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专业(类)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门,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满足选考科目其中任何1门,即视为符合报考条件。而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院校,考生在报考该校时则无科目限制。


新高考对哪些学生有利?


1、自律、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新高考模式下,“走班制”是必然的,学生时间会变得相对自由,来自老师的约束和鞭策会变少(类似大学)。对于习惯了被动学习、只等老师耳提面命才能有点动力的学生来说,非常不利。


2、善于把握时间,学习效率高的学生

由于很多科目提前高考,教学进度被压缩,学生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完高中的课程,因此就要求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3、有专长或几门擅长科目的学生

除了语数外,新高考不强制选择文理,学生在避开不擅长的学科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


若对某些学科有浓厚的兴趣,最好早做准备,在高一甚至初中起就开始自学。如果能在这些学科领先同龄人一截,甚至获得一些竞赛名次,那么在高考中会有很明显的优势。


有专长的学生也可以冲击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只依靠学校的统一授课,被老师的教学进度赶着走,在高考中是非常被动的。

4、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学生

高考改革6选3以后,高校一些专业会对考试科目做要求,比如大部分理工科专业要求物理成绩,如果不选考物理,那么就等于和这些专业无缘。

选择科目时还是要慎重一些,早做规划,权衡利弊。而那些高一高二随大流,到临近高考或者考后才去思考大学专业的同学,通常会手足无措。




1


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先行试点。2017年,新高考在上海市、浙江省尘埃落定。通过试点,人们发现了新高考改革出现的两大问题——


其一是“走班制”。“走班制”源于“3+3”的考试模式,田志友说:“走班制给所有高中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带来前所未有的沉重负担,教室不够用,教师不够用,学生不适应,家长不满意,因此,走班制不适合中国国情。”


其二是“弃物理”。“弃物理”同样源于“3+3”的考试模式,田志友说:“2017年,浙江省和上海市的考生选择物理学科的都不足30%,原因在于赋分制,根子还在3+3考试模式。


跟其他学科相比,物理这门学科学起来难度较大,而赋分制要根据考生卷面分在所有报考学生成绩的排名比例给出对应分数。这样一来,考生基数越少,赋高分越难。因此弃物理也就是必然现象了。”



2


田志友指出:既然“走班制”“弃物理”这两个问题都根源于“3+3”模式,那解决的办法就是改进“3+3”模式。改进的办法是将“3+3”模式改为“3+1+2”或“3+2+1”模式。


所谓“3+1+2”模式,“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各科满分150分;“1”,指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必选一门,计100分;“2”,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或历史或物理,五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门,每门科目100分。总分是750分。它与“3+3”模式的区别就是在“物理、历史”两科中增加了一门必选课。


“3+2+1”模式,“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各科满分150分;“2”,指“物理化学”、“历史政治”两个小组合,考生选择其中一个小组合,每门科目100分;“1”,指在生物、地理和选择小组合以外的两门或“历史政治”或“物理化学”,共四门科目中任意选择一门,计100分。


田志友说:“结合实际来看,‘3+2+1’模式更适合中学和中学生实际,因为这个模式从班型上来说只有8种。”


田志友建言:在没有解决“3+3”考试模式之前,新高考不宜在全国其他省市推进。牵一发而动全身,“3+3”考试模式是新高考的“牛鼻子”,乱牵“牛鼻子”会葬送新高考的改革前程。


3


而事实上,确实也有不少省份暂缓了高考改革。按照此前教育部的部署,今年我国将有17个省市实施新高考改革。


从目前相关省份的改革动向看,大约有接近一半省份(7到8个省份)今年将不按原计划启动新高考改革,而推迟到明年或后年实施。


教育专家熊丙奇表示:这是理性的选择。我国高考改革是以“先行先试”的方式推进,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以进一步完善方案,并调整改革进度。


河南、安徽、四川等省根据上海、浙江等地新高考改革实施情况,结合本省实际情况,调整改革时间,是务实和负责任的选择。


4


下面是一位在一线教学的老师在这波改革中遇见的真实问题,给大家分享一下具体感受。


高考改革的初衷是好的,毕竟社会在变,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生活方式都在变


上海、浙江2014年启动的高考改革在去年就迎来第一批毕业生2014年开始的浙江高考改革,我相信其初衷一定是美好的:为了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旧有高考模式,为了革除文理分科带来的种种积弊,为了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为了减轻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为了更科学地评估学生的学业成绩…………


然而,这场改革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



所谓的一年两考其实是一年三考,由原来的一次冲刺,变成了现在的反复冲刺。十月份冲一次,四月份冲一次,六月份还要冲一次。折腾得所有考生、教师和家长疲惫不堪,奄奄一息。


正常的假期没有了,正常的休息没有了,正常的生活没有了,变成没日没夜没完没了的应付考试的机器。


为了赶进度,没有自修课,没有活动课。铺天盖地的模拟考,周考,综合考,联考,考得昏天黑地,考得日月无光,考得学生快要吐血!为了在考试中占得先机,寒暑假开始提前上课,星期天加班加点,节假日完全取消,就像一列喘着粗气的老火车,日夜狂奔!


当初的设计者可能会认为,人就像机器一样按照他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的程序亦步亦趋,可是他完全不知道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复杂性,人性天生是趋利避害的,人性天生是自私的。


这种决策者估计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就是外星来客。我不知道他们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参加现在的高考。




从高二开始,为了应付学考和部分学生的提前选考,非考试科目不得不停课让路。听说个别学校走向极端,把高中三年分成三块:高一专学历史地理生物技术,高二专学物理化学英语,高三专学语文数学。


有些学校都在考试之前一个月左右基本停掉本次考试不考的科目。这不是学校的安排,是老师自己提出来的,原因很简单,你上了也没人听,语文数学暂时不考,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


本次选考成绩出来之后,所有学生又得来一次重新大洗牌:选考三门和英语都考好的,只剩下语数两门课;选考三门考得好的,只剩下语数英三门课;选考只有一门不满意的,只剩下四门课;选考有两门不满意的,剩下五门课;最惨的是选考都不满意的,剩下六门课。


结果是成绩越好,负担越轻;成绩越差,负担越重更扯淡的是,课怎么上?


有的学生余下的大半年只需要学习两门课,有的学生要学六门,原来的班级将四分五裂。走班?在中国学校目前的管理制度下,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装。走班管理尚未成熟,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最要命的是,所有课都是固定死的,一旦老师请假,课根本无法调,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你一调课,肯定就有学生听不到你的课。


更更可悲的是,本次选考考完之后,没考好的人还得重新烫馊饭,抱着厚厚的高考复习资料再来一遍。人世间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事吗?这就是变相的把应届学生变成高复生,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扼杀生命的灵性,导致他们上了大学之后,再也不想读书(甚至看见书就想睡觉,就像逃避,中国本来就是一个阅读比较少的国家)了。


更可笑的是,假如一个学生第一次全都考好了,只剩下两三门课,每门课一个星期得上多少节?20节语文,20节数学?


更更可笑的是,本来各省的高考改革已经在淡化外语,现在变成一年两考,加之总分150,使外语成为凌驾于所有学科之上的“最重要”的一门课。严重背离国家高考改革的总体思路。


可怜的外语教师,别的选考课考完之后教师都可以轻松一下,只有外语不可以,因为绝大部分学生都得靠第二次,哪怕你考了130分,你也不会死心,还有20分的空间,那是绝对不可以放弃的。



确实,这一届高三的学生,凡是提前在外面补课,提前参加高考的,大部分都考出了不错的成绩。杭州某中学家长陈女士有一对双胞胎正在读高三,她对新高考改革的态度相对平和。


“从家长的角度看,其实希望学校能多开课,综合统筹,否则我们还得到外面花钱上课。”陈女士对记者说,“以前我们只补习数学和外语,现在又报了学考、选考的提速班,其实压力还蛮大的。”


陈女士觉得,改革意图是好的,但落实中有偏差。“比如,我主张孩子全面发展,新高考方案也是这个精神,规定10门都得考。但实际上,却要求学生刚上高一就得把计分的选考科目和发展方向定下来。可上大学还有转专业的呢,过早确定计分科目,实际上更令考生紧张和迷茫。”


因为浙江全省第一次参加高考选考的人只有1.7万。特别是一些比较薄弱的学校,为了避开更强的竞争对手,就采取这种孙膑赛马的方式,反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无独有偶,“田忌赛马”的策略在一些相对普通的学校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同一次考试中,杭州某中学高二年级500多人中有150人参加了技术科目的选考。



该校黄校长介绍:“学校生源不占优势,选考物理、化学等科目基本没有优势。我们就打个时间差,首考就选考技术科目。为此,学校把原本高二开始的通用技术课程提前到高一,和信息技术课一起上。师资紧张,就从职校聘请老师,减少一些其他学科课时。”


还有一些重点中学的学生放言:就是第一次选考考满分,也要参加第二次。目的很阴险,把竞争对手的分数给压下去。说实话,听到这些我毛骨悚然。这是什么心理?太阴暗了吧?


考试变成了赌博,几乎每所高中都要对考试做出策略性安排,选择适合本校的最佳时机。选课变成了碰运气,你的运气好一点,全省选你一样菜单的对手就相对较弱;你的运气差一点,你就很可能撞到强手如林的人堆里。



就拿这次考试来说,高二高三一起考,学考部分是同一张试卷,用同一标准部分年段划分ABCD。这对高二学生来说,是一次严重的不合理竞争。


道理很简单,高二怎么能考得过高三?再说高二学考的学生大部分是这门课比较薄弱的学生,而高三选考得学生大部分是这门课最强的学生,把这两类学生放在一起考评,如果不是胡扯淡,就是脑子被驴给踢了。


重点中学的学生越考越轻松,普通中学的学生越考越沉重,真可谓原来多的,还要给他更多;原来少的,还要剥夺他仅有的。典型的杀贫济富!


2017年大学招生的尴尬是:如许多学生已经一年多没学物理了,结果他进了物理类专业;文理科比例严重失调,成绩差的学生绝大部分选择了文科。


以浙江某校学校为例,选择化学选考的只有三分之一,选择物理选考得连三分之一都没有。大学里需要那么多文科生吗?如果高中没有认真学好物理化学,大学的理工农医专业怎么学?



浙江人向来以敢为天下先而骄傲,这回率先和上海一起进行改革试点。根本没有考虑到浙江与上海之间的差距,竞争力度不可同日而语,两者毫无可比性。


上海的学生根本就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考个重点大学,升学本来就没有多大压力,浙江行吗?2018年的其它省能吗能行吗?


对于这次改革,似乎几年前也搞过调查座谈之类。但是我估计那些调研基本也就是走过场而已。如果下对上没有任何制约,就不可能有真正科学合理的论证,这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痼疾。


正如老舍在《茶馆》里所写: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学生真累!教师真累!



恐怕现在每个高一学生和家长,都在纠结6选3的事情!根据上海、浙江的过往经验差不多在高一下学期、最迟高二上学期就会开始进行选科。(各个省份具体的选科时间段还要看每个省份的政策)


选科会对后续的高考分数、志愿选择都会有很直接的影响!!那么如何选择,才能让自己在未来的等级性考试中拿到更高的分数,又能保证今后在填志愿的时候有足够的选择范围,最好这三门还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这绝对是件不容易的事。



关于6选3选科的问题,下面的原则,供大家参考↓↓


6选3选科原则


☑ 考虑自身成绩是第一位的。这决定了后续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是最基准的原则!


☑ 最好文理兼备,不建议全文或全理,如果实在不喜欢物化,至少选一门生物。数据证明,全文理的选择人数也不是最多的。


☑ 物理科目报考范围广,但不建议单纯出于“报考范围广”的目的选择物理。毕竟即使不选物理,也有足够的可选范围。


☑ 如果想考顶尖名校,最好还是选个物理吧。


☑ 政史地在报考范围上没太大区别,选一到二门自己喜欢的,之前上海的数据显示,政治是选择人数最少的。


对高一阶段的学生来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


高一阶段在家长多多关注选科的信息时,同学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好每一科的必修内容,以确保之后顺利通过合格性考试,并通过学习感受各科在高中的学习特点,各科的压力情况,通过排名进行综合比较,从而找到自己的优势学科。这对后续的选科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