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国家教师奖,推行教育公务员制 | 来自全国两会上的呼声
尽快设立“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建立国家级教师表彰奖励制度,设立“国家教师奖”,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社会声望。
设立“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和“国家教师奖”
2019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表示,为了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尽快建立完善教师国家荣誉称号和表彰奖励体系。
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了重大贡献。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一系列的成就,离不开广大教师长期以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的默默奉献。
张志勇表示,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这是总书记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的明确要求。
2014年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慰问师生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因此,张志勇认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为了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社会声望,建议尽快建立完善教师国家荣誉称号和表彰奖励体系。
张志勇建议尽快设立“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建立国家级教师表彰奖励制度,设立“国家教师奖”,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社会声望。
完善义务教育教师激励机制,
提高绩效工资总量
在《关于完善义务教育教师激励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中,全国人大代表、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提出了三方面的问题——目前教师待遇整体偏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教师工资激励性不强,难以激发教师积极性;师德失范惩戒力度不足,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
由此,刘希娅建议,建立逐年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的财政制度,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严格落实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的要求,做到“有法必依”,将教师纳入“车补”政策执行人员范围。同时,将经费保障责任重心上移,省级财政负主要责任,县级财政负次要责任。
刘希娅建议,各级政府部门修改教师绩效方案,在建立逐年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绩效工资总量,按教师人均增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方式拨付到校,提升学校自主办学的空间,确保最优秀的、贡献最大的教师拿到最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改进绩效考核评价方式,构建更具激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推进职称评聘分离,加大学校层面考核后自主运用结果进行绩效分配的自主权。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闵景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表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教师的关心和重视。
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工作,地方政府要提高认识,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位置,建立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不断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并把待遇的落实作为定期督查和问责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大省级财政保障力度,对财政困难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解决,优先保障教师工资发放。
在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看来,教师队伍建设是我们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其中一个建议就是在国家正式确立公办中小学的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特殊的法律地位后,应该相应的配套推出特殊公务员制度,或者说推出教育公务员制。在周洪宇看来,这个制度的推出是很有必要的。
周洪宇表示,之所以要推出特殊公务员制度或者说教育公务员制度,主要考虑到教师的身份属性、法律地位的特殊性。特殊公务员或者是教育公务员制度实际上在国外也不少见,像法国、德国、日本、韩国这些国家的教师就是教育公务员,或者说特殊公务员。为此这些国家还制定了特殊公务员法、教育公务员法。
所以他建议,如果从教育发展的需要,从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来看,都需要尽快地配套,推出特殊公务员或教育公务员的制度。这样做也可以吸收更多的优质生源去报读师范院校,去为师范院校培养优质的生源,让现在已经成为教师的人安心工作。
河北邢台学院文学院教授、民盟邢台市委会副主任陈凤珍呼吁:为了使学生少犯错误健康成长,使教师摆脱管与不管的两难境地,使中小学校学生管理进入正常轨道,建议明确教育惩戒权。
陈凤珍认为,因为教师批评了几句,孩子就跳楼了,教师没有错,还被追究责任,虽然只是个案,但对教师管教孩子的主动性伤害很大。
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教师的惩戒权,既是对教师正确合理使用惩戒权的法律支持,也是对学生不受教师滥用惩戒权侵害的法律规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尤立增分认为,继医生之后,教师也成了高危职业,成了“弱势群体”,教师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损害,教师的人身安全经常得不到保障。“学闹”“校闹”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危及教师生命权、人格权。
仅2018年下半年就多次发生“学闹”“校闹”事件。尤立增在其《关于用法律手段严惩“学闹”“校闹”的建议》中举例称,2018年6月8日,四川资阳某中学老师杜某被家长舒某纠集的社会人员殴打,起因是杜老师曾制止舒同学在校“耍手机”“耍朋友”,家长对学校老师的管理不满,隐忍到高考后,“考后算账”。
对此,尤立增建议,将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的法律落实到位。教师法第三十五条就有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司法机关要保证相关法律的“归位”,加大对相关违法犯罪的惩治力度,是消除“学闹”、防止“伤师”事件发生的关键。
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倪健民委员提出了3个关于教师的提案建议,涉及农村教师和代课教师等问题。据了解,迄今全国还有近半数的省(区、市)依然没有制定当地妥善解决代课教师以及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致使不少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些已经出台的政策也存在补偿标准过低、民办代课教师需要补缴高额养老保险、教龄认定难等问题。
“各级地方政府是解决民办代课教师问题的责任主体。”倪健民委员建议,督促各地尽快出台解决民办代课教师问题的政策措施,并把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作为地方政府“一把手”及有关部门的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同时,建立健全解决民办代课教师问题的长效机制。大力提高农村教师,特别是工作条件艰苦地区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坚决制止“有编不补”违规聘用代课教师的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临时聘用教师演变成为新的代课教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它的着力点、抓手在哪里,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在其中究竟是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样的地位等,都需要用法律进一步明确和界定。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表示:“我呼吁家庭教育法很多年,今年下了决心,提出议案”。他提出建议,推动构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良性互补关系,教育和有关部门要帮助家庭缓解教育焦虑情绪等。
他表示,不少家长对于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教育问题存在误解,甚至有不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教育就是学校教育,认为只要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校长,就够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家长对家庭教育在小孩成长中缺乏清醒的认识。
全国人大代表、黄冈中学校长何兰田也表示,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者为一体,教育才能健康。学校教育很重要,但不能包办;社会教育,一方面要营造氛围,另一方面要建立更多社会实践基地;家长需要思考怎样正确爱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全国人大代表邓丽也建议,加快家庭教育立法。她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谢文敏在全国两会上同样建议,尽快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立法,将家庭教育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特别是要明确学校、家庭及社会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手机的功能用途越来越丰富、使用越来越便捷、价格也越来越亲民。手机用户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不但中小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社交软件,有些家长甚至让幼儿园的孩子玩手机来打发时间。对手机的不当使用可造成一系列危害:过度使用手机危害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手机游戏中的色情暴力危害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手机加剧了青少年儿童流行文化中的消极现象。
因此2019年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建议国家出台未成年人专用智能手机行业标准,建立未成年人专用智能手机准入制度以及未成年人专用智能手机使用规范。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建议,从未成年人触网管理、家长监护介入、企业技术措施、大众观念培养和组织研究促进等角度,从点到面、多措并举,以更系统、有效的方式保护未成年人;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建议,普及智能设备的儿童模式,减少孩子对智能设备的过度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