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被你“”征服---有幸做了邱学华先生一次学生
(图片来自网络。一直沉浸在邱先生的课中,忘记留存照片,至今遗憾)
实在不敢想,自己的80岁会在哪里,会在做什么……实在不敢想,不敢往下想。
邱学华,一位80岁的矍铄长者,散发着“年轻的激情”、挥洒着“自信的魅力”、张扬着“教育的乐趣”、激扬着“人文的情怀”,一以贯之站在讲台上,身体力行,为我们整整做了6个半小时的讲座。应学员邀约在现场临时上课,我们40个学员热情全被老先生燃爆了。一节活波、有趣,颇有回到初中朦胧时节的数学课,即使明白小组的成绩与否无关痛痒,但和河北的9个伙伴兴味盎然地玩着那个看似的“课堂游戏”,只为体验、只为回味、只为经历做邱先生一次学生。难忘那充满唐音、底气十足的磁力无比的“苏州腔”,那个始终意气风发,只做研究的长者。
如果素描一下,竟不知如何起笔,细忖之下,是纠结于笔端实在羞涩。想了想,还是按照自己的感受去描写:一位年轻的长者,一位执着的教师,一位实践的思想者。
年轻的长者,一是源结于2002年前后,在北京听一位年轻老师的课,中气十足,铿锵有力的声音,未入教室门就深深被那个声音吸引了,那就是邱老师印在我脑海里的第一印象。今日,近距离参与邱老师的课堂,绝然不像80的老人,与40个“学生”互动着,智慧地分享着,只是为了说明合作学习的必要,为老人家有一份年轻的不输的心,点赞。二是折服于老人63年如一日的,充满年轻的研究的强大的心脏,亲身展示了只有20岁才应该有的闯劲,30岁才有的教育责任,用邱老师的话来说,我还年轻,想着把尝试教育理论研讨会一直坚持下去,为老人的“精神青年”点赞。
(图为笔者在向邱学华先生请教“尝试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
执着的教师。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尝试实践,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尝试实验,汇合成六十年美丽动人的尝试人生,多年如一日地做自己的研究,即使放下人人艳羡的工作,在无数次课堂教学观摩中创立生根发芽于教育实践,开花结果与教育实验的教学理论,志存高远者确实少见;著作等身的人几十万,但像他那样深深扎根于教育实践创作出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喜闻乐见的几百部教育作品并锲而不舍者却难以见到。
实践的思想者。邱老从工作实际出发,找出影响大部分教师的核心问题,“教师教的辛苦,为什么得不到好效果”,发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尝试雏形;几十年如一日,从教学实践中开展尝试教学法实验,并将尝试教学法推广到更多的学科,进而形成有理论支撑,有实践体验,有研究效果,有推广经验的尝试教学理论;即使退休也不停下研究的脚步,经过15年实践检验的尝试教学理论又有了纵深发展,“先让学生试一试”的尝试教育理念开始呼之欲出,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精神。
短短一天,对学习的人而言,都很累,更何况一个年过8旬,或站或坐不停讲座的老者,思维清晰,记忆超群的长者。
想对您说一句:就这样被你征服,忘记了回“家”的路……
年已耄耋,尚且如此,何况吾辈!!!
(图为“燕赵风骨”学习小组组建时全体成员)
燕赵风骨
有感于今日在邱学华先生一课。80高龄,在站立讲座六个半小时后,应约为河北、西藏、广西等130余来自全国的国培教师上体验课。河北10人积极响应报名,组建一个学习小组,组名“燕赵风骨”。特四言记之。
10人名单:钟素萍、郝术良(男)、纪爱平、张敏、王琳、白利霞、陈志敏、于艳、赵洪霞、崔敬伟(男)。
燕赵风骨,人杰地灵。
气吞斗牛,口号贯虹。
两叶八花,浑然天成。
素雅质朴,萍聚相逢。
术业专攻,良驹澄明。
爱心博育,平凡人生。
张弛有度,敏言文胜。
王玉无别,琳琅总总。
利人同心,霞映苏城。
志同道合,敏捷笃行。
于谦石吟,艳芳刻青。
洪荒玄黄,霞耀其中。
敬岗塑魂,伟绩丰功。
执着坚韧,杏坛留名。
上学耄耋,洋为中用。
随师沧浪,姑苏问鈡。
原驰骐骥,各为臂擎。
谢家宝树,齐乐和声。
附记:近日,接到全国第20届尝试教育学术年会暨孔子杯教师基本功大赛的函,突然想起了与邱学华先生的几次相遇。每次都是惊鸿一瞥,远远不尽兴。2014年9月,在美丽不奢华的苏州大学参加国培期间,有缘与“尝试教学理论”创始人邱学华先生相聚,为先生的“教育奔走”所折服、为先生的“教育情怀”所倾倒,更为先生的勇于不断归零的“教育经历”点赞。该文成于六年前,于今日稍作修改